(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继续来关注《钱流看经济》。今天的关键词是“潜力”。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支付系统运行监控屏幕的画面,在这里,平均一秒钟,就有3.8亿元资金在中国大地流动着。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把它理解成国家和社会资金流动的大动脉。它服务于全国99%以上的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机构,服务于大宗金融交易和千家万户的日常支付。
通过分析钱流的数据,我们发现今年以来,资金持续流向需要重点支持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而这些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获得贷款支持后的增长空间,积蓄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今年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出现挑战和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年内两次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企业贷款利率为有史以来新低;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保持了10%以上增速。
要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是重中之重。我们先来看一下社会融资规模到底是什么。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那今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如何?最新数据显示,1到11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了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1.51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持续流入实体经济的钱具体流向了哪里呢?八个字: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806.1万户,同比增加539.2万户。
数据显示,国有六大行资金也着重投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期与实体经济需求更加契合,特别是制造业、绿色、“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较快增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