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在洪水泛滥、全球变暖以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中,人们开始逐渐探索如何来实现城市、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弹性的、可呼吸的城市建设,由此来保护城市免于灾害的影响。
(资料图片)
从历史上的洪涝灾害的诱因来看,主要由潮汐活动、风暴潮、暴雨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造成的。在城市中。传统的房屋、街道和停车场等中的不透水的材料表面都会加剧洪涝灾害,且过剩的雨水会轻易地冲垮老旧地下水道和雨洪处理设施,进而影响水质。而对于海滨区域,洪涝的灾害则会引起其他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从而会对滨海社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面对这样的难题,许多城市曾尝试一些费时耗力的办法来应对灾难,包括斥巨资建设巨大的基础设施,筑起防洪堤以阻隔洪水,人工为城市降温等办法。或许这些可解城市的燃眉之急,却不能持久的让其免于灾害。而作为设计师应探索可持续性的防御发展策略,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城市的弹性、韧性和适应性,同时也探索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模式。
针对如何提升雨洪管理系统,海绵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主要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但是这样的设计只针对平均降雨量且地表径流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城市,如何将真正的水生态融入至设计中,实现城市调蓄雨洪的功能最大价值化,设计师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完善多个系统,整个系统协同合作,来应对洪涝灾害,并且也可以有效地管理城市中的水资源。
#01 韧性:控制热岛效应
城市中大量的人造材料例如道路、建筑物等取代树木、河塘等,且在日常城市生活中,依赖对燃料的使用使得周围的环境温度变高,引起气候环境变化,从而也间接地增加了暴雨频发的机率。严格控制城市大规模耗能排热,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避免因成片的城市热岛效应,重新引入植被,扩大城市中的绿色面积,例如增加绿化带,建造“绿色屋顶”等由此构建城市的耐热性。
▲ 美国斯坦福德市米尔河公园及绿道设计平面图,OLIN,2015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通过将废弃的河滨改造成公园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也降低了洪水风险
图片来源:https://www.asla.org/2015awards/95842.html
#02 弹性:增大渗水地面
扩大绿地面积,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方式,使雨水渗入地下,并减缓地面雨水径流速度,减缓、减少雨水骤积。同时,在绿地中适量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造景,使周边街区不受淹。其中公园和开放空间既保证了水流的通畅,也可以储存过量的雨水以备未来使用。且绿色的基础设施(公园)也可以净化和冷却空气,改善雨水质量,同时补给地下水,创造弹性的基础设施。例如新加坡的碧山公园,可以满足供水和洪水管理的双重需求。
▲ 新加坡碧山公园鸟瞰图
https://landezine.com/kallang-river-at-bishan-ang-mo-kio-park-by-atelier-dreiseitl/
▲ 荷兰鹿特丹水广场平时与洪涝期效果,De Urbanisten事务所
https://earthbound.report/2012/05/18/building-of-the-week-rotterdams-water-plaza/
#03 适应性
/ 合理规划布局 /
对于处于洪水淹没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的老城区,可采用加高加固河道堤防、铺设大管径的排水管道和建设排涝泵站,开辟湿地等措施,抗御洪水、排除积水、缓解洪水。
/ 完善防洪排涝基础设施 /
充实城市防洪排涝设施配套,确保排涝设施有适当的余量,城区不受淹。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并通过完备的管理确保排涝设施正常运行,完善管理,提高运行能力。
/ 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 适应性:智能灾害预测 /
通过大数据信息监测气象变化和灾害风险预报,由此可以为应对灾害做好充足的准备。
▲ 全球洪水评估工具,世界资源协会
图片来源:https://www.wri.org/research/aqueduct-floods-methodology
如何使城市免于洪灾的影响,不应只着眼于如何应对这一自然灾害,而应该深刻的反思产生这一灾害的原因,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灾害的威力。景观设计师更应利用对地形、水文和生态的了解,根据特定的条件进行设计,从绿化到城市建设的各个基础设施,综合考虑各个系统,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构建能够转移、吸纳或存储雨水的系统,提高城市的弹性、韧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自然生态
海平面上升
地下水道
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