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朱鹮数量急剧下降,一度成为世界性濒危鸟类。经过40多年的努力,如今我国朱鹮总数已经超过9000只,我国拯救朱鹮的工作也被视为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经典案例。不久前,首批10只朱鹮从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研究繁育基地启运,迎来了我市朱鹮保护的新篇章。
朱鹮,有着“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之称,它的羽色白里透红十分漂亮。性情孤僻而沉静,一般成对或小群活动。在地上行走时,步履轻盈,显得闲雅而矜持。首批10只朱鹮由浙江来到珍禽保护区进行异地野化放归训练,离不开盐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李洪磊:“无论是滩涂、农田还有沼泽性湿地,湿地类型是比较丰富的,并且面积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广和大的。朱鹮的伴生物种也是蛮多的。我们这边底栖动物,包括螃蟹,小螃蟹,还有泥鳅以及沿海物种,资源比较丰富的。”
保护区大面积的滩涂湿地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也是朱鹮的历史分布区。为了朱鹮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区建造了1800平方米的野化放归训练场以及三间隔离笼舍。采用网体结构,经过多方学习与考证,专门设计了5-6厘米的网眼,以防止外部兽类进入以及朱鹮的不慎挂网。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李洪磊:“我们在里面模拟了这个潮沟,潮水可以涨上来,也可以落下去。前期在淡水池里面继续投放泥鳅,让它能够充分地适应我们盐城本地的气候环境。然后慢慢地再放一些滨海的食物,比如说沙蚕。之后我们还对环境进行改造,然后会增加一些栖架,以及对树枝进行修理,让它更好地适应,能在盐城安家。”
据了解,目前保护区正积极开展朱鹮野化放归的各项工作。饲养员24小时值班,对朱鹮的觅食、健康和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后续的飞行训练也在准备中。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李洪磊:“主要是看它的身体的状况,健康的情况,来检测是否可以支持它进行飞行训练。”
保护区也为朱鹮佩戴了环志与北斗卫星跟踪器,在野化放归后用以了解朱鹮的活动距离、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有助于分析朱鹮在野外的生存状况,评估释放的成效。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浩:“从1965年之后,我们中国的沿海就再未见到朱鹮。我们现在引进朱鹮是想在我们盐城沿海重现我们国宝朱鹮。通过朱鹮引进,我们让它在盐城野化,来提升我们盐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